第三十九节:判断数据头来接收一串数据的串口通用程序

第三十九节:判断数据头来接收一串数据的串口通用程序框架。

开场白:
上一节讲了判断数据尾的程序框架,但是在大部分的项目中,都是通过判断数据头来接收数据的,这一节要教会大家两个知识点:
第一个:如何在已经接收到的一串数据中解析数据头协议并且提取有效数据。
第二个:无论是判断数据头还是判断数据尾,无论是单片机还是上位机,最好在固定协议前多发送一个填充的无效字节0x00,因为硬件原因,第一个字节往往容易丢失。

具体内容,请看源代码讲解。

(1)硬件平台:

基于朱兆祺51单片机学习板。

(2)实现功能:

波特率是:9600 。 
通讯协议:EB 00 55  XX YY  
加无效填充字节后,上位机实际上应该发送:00  EB 00 55  XX YY 
其中第1位00是无效填充字节,防止由于硬件原因丢失第一个字节。
其中第2,3,4位EB 00 55就是数据头
           后2位XX YY就是有效数据
任意时刻,单片机从电脑“串口调试助手”上位机收到的一串数据中,只要此数据中包含关键字EB 00 55 ,并且此关键字后面两个字节的数据XX YY 分别为01 02,那么蜂鸣器鸣叫一声表示接收的数据头和有效数据都是正确的。

(3)源代码讲解如下:

  1. #include "REG52.H"
  2. #define const_voice_short  40   //蜂鸣器短叫的持续时间
  3. #define const_rc_size  10  //接收串口中断数据的缓冲区数组大小
  4. #define const_receive_time  5  //如果超过这个时间没有串口数据过来,就认为一串数据已经全部接收完,这个时间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大小
  5. void initial_myself(void);    
  6. void initial_peripheral(void);
  7. void delay_long(unsigned int uiDelaylong);
  8. void T0_time(void);  //定时中断函数
  9. void usart_receive(void); //串口接收中断函数
  10. void usart_service(void);  //串口服务程序,在main函数里
  11. sbit beep_dr=P2^7; //蜂鸣器的驱动IO口
  12. unsigned int  uiSendCnt=0;     //用来识别串口是否接收完一串数据的计时器
  13. unsigned char ucSendLock=1;    //串口服务程序的自锁变量,每次接收完一串数据只处理一次
  14. unsigned int  uiRcregTotal=0;  //代表当前缓冲区已经接收了多少个数据
  15. unsigned char ucRcregBuf[const_rc_size]; //接收串口中断数据的缓冲区数组
  16. unsigned int  uiRcMoveIndex=0;  //用来解析数据协议的中间变量
  17. unsigned int  uiVoiceCnt=0;  //蜂鸣器鸣叫的持续时间计数器
  18. void main() 
  19.   {
  20.    initial_myself();  
  21.    delay_long(100);   
  22.    initial_peripheral(); 
  23.    while(1)  
  24.    { 
  25.        usart_service();  //串口服务程序
  26.    }
  27. }
  28. void usart_service(void)  //串口服务程序,在main函数里
  29. {
  30.         
  31. /* 注释一:
  32. * 识别一串数据是否已经全部接收完了的原理:
  33. * 在规定的时间里,如果没有接收到任何一个字节数据,那么就认为一串数据被接收完了,然后就进入数据协议
  34. * 解析和处理的阶段。这个功能的实现要配合定时中断,串口中断的程序一起阅读,要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。
  35. */
  36.      if(uiSendCnt>=const_receive_time&&ucSendLock==1) //说明超过了一定的时间内,再也没有新数据从串口来
  37.      {
  38.             ucSendLock=0;    //处理一次就锁起来,不用每次都进来,除非有新接收的数据
  39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//下面的代码进入数据协议解析和数据处理的阶段
  40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uiRcMoveIndex=0; //由于是判断数据头,所以下标移动变量从数组的0开始向最尾端移动
  41. /* 注释二:
  42. * 判断数据头,进入循环解析数据协议必须满足两个条件:
  43. * 第一:最大接收缓冲数据必须大于一串数据的长度(这里是5。包括2个有效数据,3个数据头)
  44. * 第二:游标uiRcMoveIndex必须小于等于最大接收缓冲数据减去一串数据的长度(这里是5。包括2个有效数据,3个数据头)
  45. */
  46.             while(uiRcregTotal>=5&&uiRcMoveIndex<=(uiRcregTotal-5)) 
  47.             {
  48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if(ucRcregBuf[uiRcMoveIndex+0]==0xeb&&ucRcregBuf[uiRcMoveIndex+1]==0x00&&ucRcregBuf[uiRcMoveIndex+2]==0x55)  //数据头eb 00 55的判断
  49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{
  50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if(ucRcregBuf[uiRcMoveIndex+3]==0x01&&ucRcregBuf[uiRcMoveIndex+4]==0x02)  //有效数据01 02的判断
  51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{
  52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uiVoiceCnt=const_voice_short; //蜂鸣器发出声音,说明数据头和有效数据都接收正确
  53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}
  54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break;   //退出循环
  55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}
  56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uiRcMoveIndex++; //因为是判断数据头,游标向着数组最尾端的方向移动
  57.            }
  58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  59.            uiRcregTotal=0;  //清空缓冲的下标,方便下次重新从0下标开始接受新数据
  60.   
  61.      }
  62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
  63. }
  64. void T0_time(void) interrupt 1    //定时中断
  65. {
  66.   TF0=0;  //清除中断标志
  67.   TR0=0; //关中断
  68.   if(uiSendCnt<const_receive_time)   //如果超过这个时间没有串口数据过来,就认为一串数据已经全部接收完
  69.   {
  70.           uiSendCnt++;    //表面上这个数据不断累加,但是在串口中断里,每接收一个字节它都会被清零,除非这个中间没有串口数据过来
  71.       ucSendLock=1;     //开自锁标志
  72.   }
  73.   if(uiVoiceCnt!=0)
  74.   {
  75.      uiVoiceCnt--; //每次进入定时中断都自减1,直到等于零为止。才停止鸣叫
  76.      beep_dr=0;  //蜂鸣器是PNP三极管控制,低电平就开始鸣叫。
  77.   }
  78.   else
  79.   {
  80.      ; //此处多加一个空指令,想维持跟if括号语句的数量对称,都是两条指令。不加也可以。
  81.      beep_dr=1;  //蜂鸣器是PNP三极管控制,高电平就停止鸣叫。
  82.   }
  83.   TH0=0xfe;   //重装初始值(65535-500)=65035=0xfe0b
  84.   TL0=0x0b;
  85.   TR0=1;  //开中断
  86. }
  87. void usart_receive(void) interrupt 4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//串口接收数据中断        
  88. {        
  89.    if(RI==1)  
  90.    {
  91.         RI = 0;
  92.             ++uiRcregTotal;
  93.         if(uiRcregTotal>const_rc_size)  //超过缓冲区
  94.         {
  95.            uiRcregTotal=const_rc_size;
  96.         }
  97.         ucRcregBuf[uiRcregTotal-1]=SBUF;   //将串口接收到的数据缓存到接收缓冲区里
  98.         uiSendCnt=0;  //及时喂狗,虽然main函数那边不断在累加,但是只要串口的数据还没发送完毕,那么它永远也长不大,因为每个中断都被清零。
  99.     
  100.    }
  101.    else  //我在其它单片机上都不用else这段代码的,可能在51单片机上多增加" TI = 0;"稳定性会更好吧。
  102.    {
  103.         TI = 0;
  104.    }
  105. 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  106. }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  107. void delay_long(unsigned int uiDelayLong)
  108. {
  109.    unsigned int i;
  110.    unsigned int j;
  111.    for(i=0;i<uiDelayLong;i++)
  112.    {
  113.       for(j=0;j<500;j++)  //内嵌循环的空指令数量
  114.           {
  115.              ; //一个分号相当于执行一条空语句
  116.           }
  117.    }
  118. }
  119. void initial_myself(void)  //第一区 初始化单片机
  120. {
  121.   beep_dr=1; //用PNP三极管控制蜂鸣器,输出高电平时不叫。
  122.   //配置定时器
  123.   TMOD=0x01;  //设置定时器0为工作方式1
  124.   TH0=0xfe;   //重装初始值(65535-500)=65035=0xfe0b
  125.   TL0=0x0b;
  126.   //配置串口
  127.   SCON=0x50;
  128.   TMOD=0X21;
  129.   TH1=TL1=-(11059200L/12/32/9600);  //这段配置代码具体是什么意思,我也不太清楚,反正是跟串口波特率有关。
  130.   TR1=1;
  131. }
  132. void initial_peripheral(void) //第二区 初始化外围
  133. {
  134.    EA=1;     //开总中断
  135.    ES=1;     //允许串口中断
  136.    ET0=1;    //允许定时中断
  137.    TR0=1;    //启动定时中断
  138. }

总结陈词:

这一节讲了常用的判断数据头来接收一串数据的程序框架,但是在很多项目中,仅仅靠判断数据头还是不够的,必须要有更加详细的通讯协议,比如可以包含数据类型,有效数据长度,有效数据,数据校验的通讯协议。这样的程序该怎么写?欲知详情,请听下回分解-----常用的自定义串口通讯协议。

永不止步步 发表于01-24 15:54 浏览65535次
分享到:

已有0条评论

暂时还没有回复哟,快来抢沙发吧

添加一条新评论

只有登录用户才能评论,请先登录注册哦!

话题作者

永不止步步
金币:67410个|学分:345327个
立即注册
畅学电子网,带你进入电子开发学习世界
专业电子工程技术学习交流社区,加入畅学一起充电加油吧!

x

畅学电子网订阅号